停車在多良車站附近的沙灘,望著無邊無際的太平洋,颱風警報似乎已經遠離,只是太平洋的海浪依然洶湧作響。
環島一直是一個夢想,而今日已到了台灣東部的南隅,接下來拐入南迴公路,就又回到西台灣來了,感覺好像是要回到文明世界,但卻又捨不得東台灣的慢活與自然。台灣有高山,真好,如果台灣只有平原,那麼到處就都是人了,因為高山的阻隔,我們才有後花園可以放風,不然台灣島可以就成了一座大型的監獄島。
又在南迴的森永派出所休息一下,這個派出所的招牌好大喔~~
這裡是一個排灣族的部落,日據時代有一個森永會社在這裡推廣種植可可樹、奎寧等熱種,當地便以此為名。網路上的資料說部落裡有一個推廣野菜VuVu廚房,可惜在這個路口的停車處並沒有明顯的標示,所以我們也錯失了順道拜訪的機會。
開車到了楓港這頭,好想轉進去墾丁啊!! 但是假期已經到了尾聲,也就只能決然北上。今天的目標是美濃,途中應該找個地方來休息一下,想想,就萬巒好了。
「沒吃過豬肉,也看過豬走路」,這句台灣俗諺恐怕不太適用於今日社會,但是「沒到過萬巒,也吃過萬巒豬腳」這倒是真的,豬腳以萬巒最有名,到處都是萬巒豬腳的招牌,不過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到萬巒。
點個小盤的,就吃不完了,屏東的物價也是很便宜的。
這一帶的老房子看起來都古樸可愛。
門前長椅無人坐,門內不知有人否 ?
特別再驅車去看一下萬金聖母聖殿,這個萬金村的景象簡直讓人不知身在何處,在開車進來的道路兩旁,竟有如溼壁畫般的聖母瑪麗亞畫像就漆在民宅的牆壁上,也有瑪麗亞的塑像矗立在虔誠的人家門口,這個村子讓人感受到歐洲般的宗教風情。
此刻彷如到了歐洲。
此天主教堂可溯源於西元1861年,原建築毀於1865年大地震,再由良方濟神父於1869年於此地重建,建築風格為西班牙保壘式構造。西元1984年,教宗若望保錄二世列此教堂為台灣第一座宗座聖殿(Basillica)。
受不了老婆一直煽動,我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地方--- 潮州,這裡有個名產「燒冷冰」。
圓環旁有兩邊店,任選一間吧 !
嗯~ 不錯吃,冰,當然是冰的,可是裡頭的料是熱的。
高屏靠山的這一帶,我一直沒來過,雖然常去墾丁,但是總是沒彎進來看看,這回環島也就順便補足了這個遺憾。
到了美濃,先到了一間油紙傘參觀。
有DIY就做 !! 孩子們開始在小紙傘上著色。
一旁還有個年輕人正手腳輕熟的為紙傘糊上白紙。
路旁有個香爐是吧 ?!
啊~~~ 原是敬字亭,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,客家人尊敬文字,視文字為文化的表徵,有字的紙都要拿來這裡燒掉。
這是我們所投宿的林家民宿,是三合院造型,共有四間房間。
離用晚餐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,所以我騎著腳踏車出去晃晃,我想要去感受一下這邊的田園景觀,還有尋訪-----笠山。
這一帶有好多池塘,池塘上浮著浮萍樣的植物,我也不清楚池塘的用途。
前面有一間粉紅色的土地公廟。
寧靜祥和的田園景觀,沒有突兀的建築物矗立其中。
奮力騎了六公里,來到了這裡,鐘理和紀念館。
原鄉人(鐘肇政著)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,反覆看了好幾次,理和和平妹的故事依然歷歷在目。
紀念館已經關門,館外還好有些大石頭上面刻了同時代作家的佳句。
我騎著腳踏車,一一停佇在碑石之前,反覆咀嚼,這是歇館後遲訪者才有的福利。不知道這正面對的山是否為笠山 ?
回程時不知為何,竟然迷了一段路。太陽早已下山,只有西方的天空中透出薄薄的光明,還好在天完全暗下來之前回到了民宿。
晚餐去吃板條,兒子叫了一碗肉臊飯,我一聞,這味道好熟悉,我想起來了,我還記得那是在一個嘉義市的三合院裡,姑姑煮了一大鍋的肉燥來招待我們,那時我還沒上幼稚園,也是第一次吃肉燥。受不了誘惑,我也叫了一碗來吃吃看到底這種肉燥和一般的肉燥有什麼不同呢?
答案應該是出在豬皮上,這個肉燥有很大的部份是豬皮,一般的肉燥都是瘦肉為主,有的會有部份肥肉。
人的嗅覺很神秘,嗅覺可以傳達很深刻又很遙遠的記憶。
第二天早上,我起個大早準備去民宿附近的中正湖逛一圈。中正湖原稱瀰濃湖或中川埤,係乾隆十三年(1748)村民築堤截斷羌子寮溪和大坑溪以蓄水灌溉之用的人工湖。因為蔣介石去過兩次,所以改名。
湖光山色,清晨的湖泊真是美麗。
享受完這安好舒適的清晨漫走之後,用完早餐,就往田寮月世界前進,中途在旗山停一下買清冰吃。
月世界有好幾個,包括左鎮草山、燕巢、田寮和內門,台東也有一個利吉月世界,孩子們特別指名要來田寮,因為課本裡的是這個。
月世界有好幾個,包括左鎮草山、燕巢、田寮和內門,台東也有一個利吉月世界,孩子們特別指名要來田寮,因為課本裡的是這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